1931年9月18日晚,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按照精心策劃的陰謀,由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并嫁禍于中國軍隊。這就是所謂的“柳條湖事件”。日軍以此為借口,突然向駐守在沈陽北大營的中國軍隊發動進攻。由于東北軍執行“不抵抗政策”,當晚日軍便攻占北大營,次日占領整個沈陽城。日軍繼續向遼寧、吉林和黑龍江的廣大地區進攻,短短4個多月內,128萬平方公里、相當于日本國土3.5倍的中國東北全部淪陷,3000多萬父老成了亡國奴。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落后就要挨打,歷史的變遷讓我們銘記于心。
9·18事變已經過去84年,隨著老一輩人的逝去,記憶里的事件逐漸被塵封,我們的下一代只能通過書籍了解那場舉國哀傷的事件。中國人是善良的,長達千年的儒家仁慈文化的熏陶下,總是與人和善,幫助周邊國家似乎已經成為國家骨子內的一種習慣,但是這種習慣似乎并沒有被受恩惠的國家所接受,一米恩,斗米仇,1923年9月1日,東京發生里氏7.9級地震,造成142807人死亡,在當時的國際環境下,歐洲列強沒有出手幫助日本,反而加大了對日本資源的掠奪,與之相比較當時的中國政府卻緊衣縮食,為當時的日本提供大量幫助,從金錢到食物,緩解了當時日本的窘境,可是即使如此,也沒換來日本政府和其國民的感激,反而在其剛剛緩解了國家經濟的時候發動了侵略戰爭,這種以怨報德的行為,并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被掩蓋。
今天是9·18紀念日,無錫艾克森熱控全體同仁緬懷歷史,展開回顧歷史,創新發展的專題活動,在這個紀念日歷充分表現出一個國人企業的民族風采。觀看歷史與發展紀錄片,銘記歷史,不忘國恥,勇于創新,不斷開拓,隨著國家綜合國力的不斷攀升,國家建設也開始了日新月異的發展與變化。海疆安全與海洋資源開發被提上日程,針對海洋多變環境,溫度差異,如何合理有序開發海洋資源一直被國家所重視,防爆電伴熱帶以其出色的伴熱效果,便捷的安裝方式作為伴熱配件運用于海洋開發與船舶。
多年的研究與開發,讓艾克森的研發資歷得到了 有效的磨練,從設計到開發再到生產,艾克森一直用 堅定的心為廣大消費者服務,目前艾克森熱控所生產的船舶專用系列防爆電伴熱帶已經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防爆、防水、防塵安全系數完全符合國家標準,面世之后得到消費者的廣泛好評。
今年的9·18紀念日不僅僅是84年前的國恥日,也是抗戰勝利70周年的見證日,電伴熱技術經過半個世紀的醞釀、發展與成熟,使用范圍更為廣泛,軍事、醫療領域也能見到電伴熱技術的身影,軍事專用輸油管道電伴熱帶、海底主動聲吶電纜保溫電伴熱,海底被動探測儀抗凍電伴熱,都是電伴熱技術發展的有效見證。
艾克森熱控防爆電伴熱帶民族產業,銘記歷史,祖國的未來必將更輝煌。